close
進入懷孕的第9個月後,小茹媽媽越來越煩惱:「我什麼時候會生呢?」、「怎麼判斷我要生了呢?」每次胎動與陣痛時更是擔心: 「這是正常收縮還是生產徵兆?」、「去醫院會不會被醫生退貨?」。當小寶寶要出來跟大家見面之前,媽媽身體會出現許多徵兆,對於第三孕期的孕媽咪來說「正確察覺產兆」是一定要學的重要課題。
woman-giving-birth-photo-by-rubberball-productions-getty-images

甚麼是足月?
在推算預產期時,一般都以40週為足月來計算。但是現在醫院對於足月產的定義已放寬到37週至42週,37週以後出生的寶寶都算是足月。孕媽咪進入...37週後,身體開始為了生產做準備,胎兒的頭部位置逐漸下移進入骨盆腔,媽媽的肚子下墜感增加,之前胃部壓迫與呼吸不順的情形得到舒緩,胃口也變的比較好。因為胎頭壓迫到直腸,有些媽咪會頻尿或感覺到便意,這些都是在懷孕最後一個月正常的現象。    

生產徵兆
1.「規則陣痛」
「生產規則陣痛」與「假性陣痛」不同的地方在規則陣痛會有規律地出現且越來越頻繁,並且不會因為按摩、變換姿勢、或休息減緩。如果陣痛從不規律的下腹痛,變成規則性的子宮收縮或腰痠,就可能是生產的徵兆了! 一開始的時候可能是10~20分鐘收縮一次,發生時腹部整個變得很硬,不痛就變軟,每次大概持續10至30秒,隨著產程的進展,收縮頻率會越來越密集,疼痛持續時間及強度也逐漸增加。一般來說第一胎的初產婦(或是之前採取剖腹產,無自然產經驗)每7~8分鐘(或更頻繁)出現一次陣痛,就可以至醫院檢查是否需要入院待產。已有自然產經驗的經產婦,產程進展較快,建議只要有規則陣痛就直接至醫院準備。
2.「陰道出血(落紅) 」
準備生產時子宮頸會變軟打開,子宮頸黏液開始排出並且微血管也會破裂。這時孕媽咪會從陰道中發現紅色一點一點的出血或咖啡色分泌物,代表子宮頸正在打開,是正常生產前的徵兆。發生落紅後如無伴隨規律性陣痛通常不會馬上生產,建議媽媽可以先洗個澡準備好住院用品後至醫院由醫師檢查子宮頸打開的情況。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孕媽咪的分泌物是鮮紅血色且量多,則可能是胎盤剝離等警訊,則請媽咪務必馬上前往醫院做檢查。
3.「早期破水」
包圍胎兒及羊水的胎膜一旦破裂,羊水就無法控制的自陰道流了出來,這就是「破水」。羊水大多沒有顏色、帶有腥味、看起來像洗米水一樣,與一般的尿液或分泌物不同。破水的量多寡不一,但一旦破水後陰道細菌可能會進入子宮增加產婦與胎兒感染的風險,故只要有破水的情形一定要馬上至醫院待產,由醫師判斷是否進行催生。

另外在即將生產之前,因為成長與羊水變少,寶寶可以活動的空間本來就比較小,胎兒頭部進入骨盆腔後更使得胎兒行動不便,胎動的頻率會變少。醫師建議媽咪可以每天固定一段安靜的時間(如睡前/飯後)靜躺觀察胎動,若2個小時內可以感受到10次左右的胎動,即屬正常狀況。
待產的過程辛苦且需要一些耐心,一般初產婦第一胎需要12~18小時,經產婦也需要8~10小時,建議準爸爸媽媽在產前幾個月前就開始接受產前教育,了解生產的過程與學習舒緩疼痛方式,培養足夠的心理準備,增加自然生產的信心喔!
(正義親子園地版權所有,文章請勿轉載,如要引用請註明出處)
arrow
arrow

    正義親子園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